文:刘步尘
2025年,同时上榜《财富》世界500强和“全球最受赞赏公司”的企业共计42家,约占当年《财富》世界500强总数的8.4%;其中登上双榜的中国企业4家(海尔智家、阿里巴巴、联想集团、台积电),占今年上榜《财富》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总数的3.07%。
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7月29日,《财富》(Fortune)官网发布2025年度世界500强榜单。
今年《财富》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的营收总和约为41.7万亿美元,比去年增长约1.8%。此次上榜门槛从321亿美元增长至322亿美元。
今年,加上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共有130家公司上榜,比去年减少3家,是2019年以来数量最少的一年。
进入榜单的中国大陆(含香港)公司数量为124家,比去年减少4家。
今年,中国130家上榜公司的2024年营收总额约为10.7万亿美元,相比去年133家上榜公司营收总额下降约3%。
今年进入2025年《财富》世界500强排行榜的高技术企业共34家,其中美国1家,中国大陆企业6家。
今年共有34家公司未实现盈利,其中10家是中国大陆公司。亏损榜中排名之一的是墨西哥石油公司,亏损额超过426亿美元;昔日芯片霸主英特尔公司亏损排名第二,亏损额超过187亿美元。
由于《财富》世界500强的排名依据是企业收入,登上该榜单意味着企业规模已跻身全球前500之列,因此,进入《财富》世界500强一直是诸多中国企业的梦想。
为进一步丰富对企业的评价维度,自1997年起《财富》杂志每年发布“全球最受赞赏公司”榜单,从“创新能力”、“社会责任”、“全球化竞争力”等9大指标对企业进行盲测与综评,该榜单与《财富》世界500强榜单形成互补关系,构成了较为完整的企业评价体系。
但两个榜单的上榜企业常常有很大的差异,以今年为例,同时上榜《财富》世界500强和“全球最受赞赏公司”的企业共计42家,约占当年《财富》世界500强总数的8.4%;其中登上双榜的中国企业共4家(海尔智家、阿里巴巴、联想集团、台积电),占今年上榜《财富》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总数的3.07%。
业界一般认为,能同时上榜《财富》世界500强与“全球最受赞赏公司”榜单的企业,必定是大家公认的真正优秀企业。
因此,看《财富》世界500强的正确方式,是跳出榜单看榜单,看到榜单背后的逻辑。
什么样的企业值得特别关注?同时具备如下三大特征的企业值得特别关注:
1、排名持续上升的企业——这样的企业,即使和同为《财富》世界500强的企业相比也是优秀的,因为它跑赢了《财富》世界500强的大盘。
2、利润表现出色的企业——营收、利润同时表现出色,这是企业健康的标志。
3、具备持续成长能力的企业——持续的成长能力意味着一家企业建构了完整的竞争力结构,具备应对未来复杂挑战的能力。
那么问题来了:登上世界500强榜单的中国企业,有几家符合上述三大特征?
中国企业:未来主场必定在全球
越来越多迹象表明,仅在本土市场有所作为是远远不够的,未来的市场必定是全球一体化的市场,观察一个企业是否具备持续成长的能力,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就是看它海外市场表现怎么样,在全球的品牌影响力怎么样。
当本土市场已无法承载企业持续发展需要的市场空间,向海外市场输出产能、产品及品牌就成为必然。越来越多企业家形成了这样的共识:谁率先完成全球市场布局谁才能在本土市场站稳脚跟,对于今天的中国企业来说,全球化创牌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,未来中国企业的主战场必定在全球而不是在本土。
然而,全球化的路并不好走,不少企业因为扛不住前期的战略性亏损而倒在了国际化的门槛之外。正因如此,站在全球化的视野之下,以“排名持续上升”、“利润表现出色”、“持续成长的能力”三大标准再一次对上榜《财富》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进行筛选,能沉淀下来的企业已经寥寥无几。
海尔智家:持续成长的能力
在家电领域,连续8年上榜《财富》世界500强、连续7年上榜“全球最受赞赏公司”的海尔集团旗下子公司海尔智家,成为唯一的案例。
今年,海尔智家《财富》世界500强排名390位,较2024年排名407位上升了17位。
海尔智家持续成长的能力来自哪里?
显而易见,来自海尔智家完备的竞争力体系——从产品到技术、从国内到国外、从品牌到营销、从企业文化到公司治理,连续多年登上《财富》双榜,不过是海尔智家竞争力的外在映射。
海尔智家竞争力体系可以概括为“三大三小”,即三大核心竞争力+三大次核心竞争力。
三大核心竞争力:
1、卓越的科技竞争力:海尔智家在全球搭建了10+N开放创新体系,链接全球超25万名专家,实现全球研发资源协同共享,强大的研发能力必然带来强大的产品竞争力。
2、基于全球声誉的品牌形象:海尔智家旗下多品牌矩阵对全球市场形成无缝隙覆盖,满足各阶层用户需求。其中,Haier连续16年稳居欧睿国际全球大家电之一,卡萨帝连续9年位居中国高端市场之一,Leader成为年轻人家电首选品牌;在新西兰,斐雪派克稳居白电市场NO.1;在美国,GE Appliances成当地引领的家电公司;在日本,Haier和AQUA实现双品牌冰冷综合份额引领;在欧洲,Candy拿下互联家电之一的市场份额。
海尔智家已进入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,产品服务超10亿用户家庭。
2024年,海尔智家海外市场实现营收1438.14亿元,占当年总营收的50.29%,是中国所有大型家电企业海外收入占比更高的企业。
过去10年,海尔智家海外市场营收从186.5亿元到1438亿元,增长了近8倍。
当不少企业计划走出国门时,海尔智家已实现对全球市场的无缝隙覆盖,海尔智家旗下多个品牌已成为海外消费者熟悉的家电品牌。
3、国际化的本土化:海尔智家自始至终坚持国际化的本土化,即“全球战略,本地执行”。这一战略架构了海尔智家全球供应链体系。截至目前,海尔智家在全球拥有35个工业园、163个制造中心、126个营销中心和23万个销售 *** 。
以海尔智家旗下的GE Appliances为例,近80%产品在美国本地制造,有效化解了关税壁垒带来的市场风险。可以说,正是9年前那桩极具前瞻性眼光的跨国并购,让今天的海尔智家在美国市场依旧从容不迫。
近年来,海尔智家调整经营重心,不断将本土成功经验复制到海外市场,海外市场正在逐步成为接续本土市场的新增长极。
三大核心竞争力之外,海尔智家还搭建了三大次核心竞争力。
三大次核心竞争力:
1、场景生态:未来的时代必定是场景生态的时代,海尔智家是全球首个推出智慧家庭场景品牌“三翼鸟”的企业。
2、积极践行社会责任:真正优秀的企业必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海尔智家始终如一致力于开发节能、环保绿色产品,大力建设再循环互联工厂,积极投身各项公益事业。
3、布局全球资本市场:海尔智家实现实业与资本双轮驱动,搭建了“A+D+H”全球资本市场。
让我们重新回到《财富》世界500强的话题。
2018年,海尔智家首次跻身《财富》世界500强,排名第499位,那一年企业的营收是1833亿元,归母净利润是74.4亿元;2024年,海尔智家实现营收2859.81亿元,归母净利润187.41亿元,排名2025年《财富》世界500强第390位。
优秀的企业总会被慧眼识珠的人发现,开源证券预测:海尔智家2025—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210.9亿、236.8亿和259.5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0%。
同花顺汇总29家机构的预测均值是:2025年,海尔智家净利润预计为213.21亿元,同比增长13.76%;2026年将进一步增至237.03亿元。
总之,海尔智家连续8年上榜《财富》世界500强、连续7年入选“全球最受赞赏公司”,为中国企业树立了一个全球化标杆,其经验值得所有正在出海以及准备出海的企业借鉴。
(作者系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)
发表评论